1982年,已经誉满全球建筑界的贝聿铭接受了中银香港的邀请来设计中银大厦。由于有香港回归的背景,中银大厦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中银大厦不仅仅是一座建筑,它更是中国银行在世界银行界显著地位的象征,它不仅要让老殖民地的其他标志性建筑相形见绌,而且还要象征香港美好的未来前景。贝聿铭说,它代表了“中国人民的雄心”。同时,设计中银大厦对贝聿铭而言,也是延续父亲荣耀的机会。1918年,贝聿铭的父亲贝祖诒创立了中国银行香港分行,所以对此他融入了特殊的感情在里面。贝聿铭说:“我必须说,我感到骄傲,这是我一生中的一件大事。”中银大厦从1985年开始破土动工,1989年落成,1990年5月17日正式启用。这座当时香港最高的大厦,它的外表线条简单明了,平滑的浅墨色及略呈银白色反光玻璃幕墙,配以银白色平滑宽阔金属片,镶嵌建筑物四边角位,各个面的中间并打上一个斜斜的银白色大十字,极具反传统、反华丽、反繁琐,最具现代感的建筑风格,成为了香港的新标志。
设计中银大厦,贝聿铭面临了种种局限的挑战,其中也包括了“风水”问题。其实,贝聿铭在设计大厦的时候就考虑了风水问题。他说:“风水是有道理的,不能全都错。所以很多地方,跟风水是有关系的。”对此,贝聿铭认真对待,如在技术图纸的设计过程中,银行方面对建筑正面展现的众多加了框的巨型“X”深表关注,因为在中国“X”意味着遭殃,担心会影响储户和房客的情绪。后来,贝聿铭巧妙地把分隔楼层的横向桁架隐藏起来,并把暴露在外面的部分描述成一系列互相交叉的宝石。大厦建成后,贝聿铭诗意地将中银大厦比做充满希望的春笋。然而,在香港风水师的眼里,大楼是一柄带有三角形尖刃的寒光四射的尖刀,说它“三尖八角”,煞气很重。而其刀刃,一面指向汇丰银行,一面指向当时的港督府。于是,一时中银大厦恶评如潮。汇丰银行匆匆地在其大厦楼顶架了四门大炮,而港督府则急忙种植了几棵杨柳。
建筑大师贝聿铭笔下的香港中银大厦,它的外形是一个四方形地基,往上建筑则由多个中三角形组成的园形,愈高面积愈小,直至最顶是一个平面三角形,它的外墻组图是竹节斜条,但竹节之间又有斜纹连接,形成一个个三角形组合,综观就像一把金属大刀的形状,三角形结合刀形,煞气之重可想而知。从视野观看中银大厦就像尖刀,若每天正对着一个巨大尖角或者一条刀刃般的楞线,是会让人感到不安的。因此,被很多香港人认为,是不吉利的建筑。旁边的居民都在自己的房子上,装反光镜或者阴阳镜,把不吉利的刀光反射回去。在风水上而言,香港中银大厦是存在尖角煞和反光煞的。